定西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面臨更為艱巨的考驗,但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及廣大人民群眾在困難面前不埋怨,不退縮,發揚理論武裝、服務群眾、順應規律、自立自強、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定西脫貧攻堅精神,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役,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一、以“理論武裝、服務人民”的精神樹立定西發展新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扶貧開發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扶貧開發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形成了習近平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近年來,定西著眼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把面向基層宣傳宣講習近平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全市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標守正創新的工作要求,開展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向縱深發展為主題的“七個一”系列活動,著力破解理論宣傳與現實脫節的突出問題,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工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揚“理論武裝,服務人民”的定西脫貧攻堅精神,對于團結帶領定西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定西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結合實際,學以致用,以實際行動推動定西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
二、以“順應規律、自立自強”的精神把握定西發展新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定西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領導干部積極主動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順應自然規律、時代規律和市場規律,因地制宜,因時而動,順勢而行,在隴中這片曾被認為“貧瘠甲天下的黃土地上”譜寫出新時代減貧脫貧事業的壯麗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幸福不會從天降。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依靠貧困地區群眾自身的力量脫貧致富,是奪取脫貧攻堅戰勝利的關鍵。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勤勞樸實的定西兒女,摒棄“等、靠、要”的思想,發揚“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三苦”精神,憑著頑強毅力,肩負使命,執著地耕耘在這塊土地上。如今,在黨和國家的扶持下,定西人民依靠自立自強、自力更生的奮斗精神,使脫貧致富的內力與外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著基本脫貧、穩定脫貧、向小康邁進的目標,人們的生活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順應規律,自立自強”精神是對定西減貧脫貧事業規律的認識和經驗的總結,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精神支撐,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堅持和發揚,不斷革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新的起點奮力開創定西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三、以“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的精神贏得定西發展新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抓下去。”改變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使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必須要有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數十年來,在脫貧攻堅決的主戰場,定西大力發揚“部門苦幫、干部苦抓、群眾苦干”的“三苦”精神,堅持“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標準,咬定青山不放松、鍥而不舍抓落實,確保決戰脫貧攻堅質量不降,使脫貧攻堅取得了經得起人民檢驗、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偉大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雖然定西的脫貧事業成績顯著,但新的征程將伴隨新的問題和困難,定西人民要始終發揚“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的脫貧攻堅精神,解決難題,化解矛盾,奮力譜寫幸福美好新定西時代篇章。
四、以“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精神開拓定西發展新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望相助、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凝聚全黨全社會力量,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扶貧開發,是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成功經驗,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重要特征。近年來,定西主動協調爭取,拓寬社會幫扶工作渠道,積極借助“外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特別是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定西市與福州市積極銜接,促進雙方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資金項目、人才支援、攜手奔小康等方面的扶貧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定西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黨員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逐步實現減貧脫貧目標,人民群眾致富奔小康勁頭更高了,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了。但由于受自然、社會、歷史等多種因素影響,定西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后,仍然與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水平有較大差距,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仍然會面對一些瓶頸問題。因而,發揚“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脫貧攻堅精神,在依靠定西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同時,積極對接經濟發達城市,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開展扶貧協作,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定西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把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推向更高水平。
總之,“理論武裝、服務群眾、順應規律、自立自強、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定西脫貧攻堅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中國革命精神和定西“三苦精神”的延續,是支撐定西人民實現從“貧瘠甲天下”到追夢奔小康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激勵一代又一代定西人民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王 希
(作者單位:定西師范高等??茖W校)